?
是由“仲裁資源管理、書記員應用、仲裁庭現場設備、擴展應用系統”五個部分組成線下仲裁庭應用及線上仲裁應用。
以仲裁業務應用流程為導向,本次建設方案由軟硬件相互協同發展, 實現仲裁業務流程化、智能化、操作簡單化、數據安全化、應用擴展化的智慧仲裁平臺。
按照人社部、省人社廳《互聯網+人社2020行動計劃》的總體要求,為適應調解仲裁規范化、標準化、專業化、信息化的需要;
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庭進行升級改造,高清數字化仲裁庭”充分運用信息化技術;
系統配置了視頻采集設備、音頻采集設備、證據采集設備、現場顯示系統、音視頻處理設備,音視頻刻錄設備;
電源控制設備、庭前人證比對、電子簽名、庭審信息公告系統、智能庭審語音識別接入、及仲裁數據本地化存儲設備;
高清數字庭審主機將庭審全程同步錄音錄像,形成仲裁電子檔案,并將庭審情況傳遞給“庭審觀摩室”,實現庭外同步觀摩評議;
高清數字化仲裁庭”的建設,不僅擴展、延伸了仲裁庭功能,還能更好地發揮信息化在提高仲裁效率、規范庭審活動、加強仲裁監督、促進仲裁公開等方面的作用;
為進一步滿足雙方當事人在處理勞動維權案件中的新需求,規范化建設是促進仲裁工作健康發展的有力保障。為推動仲裁機構規范化建設,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仲裁事業健康快速發展。綜合分析仲裁院的實際業務需求和發展趨勢,本系統需要滿足如下需求:
1.仲裁場所基礎環境
裝修要求可參考《人民法庭建設管理技術標準FYB 3-2015》進行建設相關要求,仲裁機構辦公用房的設置,要體現仲裁特色,為當事人提供和諧、兼容和親和的氛圍。仲裁庭前后應優先選擇雙門設計,以便人員進出。
2.仲裁設備配置
根據詳細設計要求,部署仲裁系統相關設備,滿足仲裁過程的全程同步錄音錄像需求,主要設備包括:同錄主機、音頻處理設備、視頻處理設備、PC機、打/復印一體機、話筒、功放、音箱、電源系統等。
3.設備管控系統
通過融合物聯網技術建設聯通各種硬件設備并支撐業務應用的“物聯網中臺”,通過對攝像機、同錄主機、示證展臺、顯示大屏等仲裁庭設備提供標準化的接口服務,實現對各類硬件設備的集中管控,解決各硬件自帶系統導致的數據無法交互、系統交叉建設、使用頻繁切換等問題。實現業務應用系統與硬件設備間的數據聯通、業務聯動和智能管控。為仲裁庭業務系統的智能化建設和未來各類硬件設備的高效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4.仲裁業務應用系統
建設仲裁業務系統主要是輔助仲裁院進行各類仲裁活動的開展,要求實現仲裁筆錄記錄、各類仲裁案件預案管理、全程同步錄音錄像管理、人員遠程參與、仲裁流程控制、仲裁結論歸檔等功能。并能夠與設備管控系統(物聯網中臺)進行深度融合,實現對仲裁庭各類硬件設備的數據聯通和智能管控。系統建設主要應括“仲裁案件登記”、“仲裁現場”、“仲裁歸檔”等三部分。
5.互聯網直播擴展
仲裁直播是借助新媒體直播技術,將案件仲裁活動向特定或不特定社會公眾開放,進而擴大公眾了解參與案件活動的一種重要方式,進一步加強仲裁工作宣傳力度、促進社會綜合治理能力的提升。因此,仲裁庭建設應滿足互聯網直播擴展的需要。
6.互聯網遠程仲裁接入擴展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減少群眾負擔,利用科技的手段讓申請人、被申請人、仲裁員三方網上連線,達到足不出戶就能開庭,實現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目標,通過仲裁工作網的專線延伸完成遠程仲裁視頻接入。
有條件的可以選配語音識別轉寫系統;
法學院模擬法庭,使用面積約100-200平方米;
1.模擬法庭內審判區桌椅、觀眾連排椅均需體現莊嚴、大氣;具體尺寸如下:法官桌、法官椅常規、控辯雙方桌、控辯雙方及書記員椅常規、書記員桌;
2.模擬法庭需配置了角色模擬服裝“法官袍、律師袍、法警服、檢察官服、被告人服” 等;
3.模擬法庭內采用多角度跟蹤攝像頭進行全方位視頻采集,主要采集:“法官席、公訴/原告席、辯護/被告席、被告人席、觀眾席”等各個席位視頻特寫;
4.模擬法庭內配備升降式會議鵝頸話筒均分配于審判區,無需使用時可控制下降縮回桌下,供給審判區內所有席位發言所用,無線手持話筒便于被告人席發言所用、無線領夾話筒便于老師授課所用;同時配置擴聲系統,均分布在模擬法庭實訓室;
5.審判區內各席位采用升降式桌面顯示設備,主要用于控辯雙方證據確認、筆錄確認、授課投屏等功能,支持一鍵式控制上升或下降,便于各種場景應用;
6.法官席兩側均采用大屏,85寸會議專業平板顯示器,并在模擬法庭居中位置吊裝兩臺65寸高清輔助顯示設備,可任意切換顯示畫面,供給學生觀看應用;
7.模擬法庭配置智能控制系統,老師、學生可使用智能控制平板進行一鍵式控制模擬法庭內所有設備,無需配備專業技術人員才可使用;
8.模擬法庭還配置了庭審資源管理系統軟件,讓學生完整學習法院庭審業務流程;
9.庭審過程中,支持語音轉寫、錄音錄像、光盤直刻、遠程庭審、遠程授課、互聯網直播等一些列先進、高科技的庭審應用,與現法院無縫接軌;
10.模擬法庭建設可以滿足《真實庭審》、《培訓中心》、《模擬法庭競賽》、《辯論賽》、《教師授課》、《會議與演講》、《遠程教學》、《遠程互動》等功能;
模擬法庭系統由音視頻前端采集、證據展示、庭審筆錄、音視頻管理、集中控制、音響系統、法庭業務管理等其它設備組成;
音視頻管理:包括音視頻信息采集、音視頻信息處理和音視頻信息應用等軟硬件設備,實現庭審信息的采集、存儲、刻錄以及直播、點播、遠程觀摩等應用;
證據管理與展示:包括證據管理和證據展示等軟硬件設備,實現對電子文檔、圖片、實物、多媒體等證據的展示,實現對證據質證信息的管理等;
庭審筆錄:包括筆錄、錄音錄像等軟硬件設備,實現書記員庭審筆錄,庭審錄音等功能;
庭審管理:包括庭審記錄管理、庭審過程管理等軟硬件設備,實現庭審與案件信息系統的信息交換和共享,實現庭審過程的控制和管理;
音響:包括擴聲等軟硬件設備,滿足庭審音響需求;
控制:集控等軟硬件設備,實現各類設備的集中控制和管理;
為不斷加快新時代標準化庭審一體化建設,進一步完善刑事案件訴訟信息化,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 環境,發揮遠程信息化在公檢法辦案方面的優勢,有機銜接 各辦案單位及辦案環節,克服給執法辦案帶來的不利影響,緩解空間布局不合理因素,進一步加強陽光辦案體系建設,切實保障犯罪嫌疑人權益,加快推進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進程,節約辦案成本,提升辦案效率,實現公平、公正、高效的司法審判程序,擬推進建立遠程聯網庭審及遠程提審開庭辦案信息化建設工作;
1.案件排期:案件信息除手動錄入外,也可通過系統對接方式獲取案件信息;
2.案件材料上傳操作:針對當前案件可進行卷宗、證據材料、文書等相關材料上傳,且支持生成證據材料清單;
(1)選擇開庭\結束時間;(系統篩選在此時間段可用的場所);
(2)選擇本地開庭場所和遠端開庭場所;(無上限設定遠端場所數量);
3.有權限的場所可在內網中實時直播;
4.案件信息查詢:支持對未歸檔案件、已歸檔案件、庭審中案件進行快速查詢;
打開案件信息卡中顯示該案件的基本信息及相關材料或庭審過程生成的錄像文件、筆錄文件等;
5.設備開啟:依據<庭審排期>預約時間,系統自動開啟[本地/遠端]設備電源;
實現此功能,需每個場所配備一臺《智能電源控制終端》;
6.設備互聯:依據<庭審排期>預約時間,系統自動[本地/遠端]設備互聯;
7.設備測試:書記員可一鍵式測試設備通訊、音視頻通訊、遠程庭審基本保障;
8.開始庭審:書記員點擊“開庭”按鈕后,激活【一鍵開庭】功能;實時開啟“同步錄音錄像”設備光盤刻錄功能;
9.開啟硬盤備份:書記員點擊“開庭”按鈕后,激活【一鍵開庭】功能;實時開啟“同步錄音錄像”設備硬盤錄像功能;
10.開啟服務器錄像:書記員點擊“開庭”按鈕后,激活【一鍵開庭】功能;實時開啟“同步錄音錄像”平臺錄像功能;
11.庭審筆錄開始:書記員點擊“開庭”按鈕后,激活【一鍵開庭】功能;實時開啟“庭審筆錄”的自動保存功能(30秒自動保存一次);選配【語音識別】功能,支持筆錄語音轉寫功能開啟;
12.播放開庭紀律:書記員一鍵播放《法庭紀律》,可宣布遠程庭審相關說明;
13.庭審過程:舉證操作;
14.筆錄校對:庭審結束后,系統支持對筆錄重新校對;可播放視頻及時校對;
15..筆錄確認及電子簽名:庭審筆錄支持下發到“真跡簽名指紋按捺一體機”,雙方當事人可在一體機中進行查閱庭審筆錄,確認無誤后,可簽名,按捺指紋;
16.停止庭審錄音錄像:書記員點擊“庭審結束”后,設備自動停止錄音錄像,實現一鍵閉庭功能;
17.打印已簽章筆錄:書記員可對已簽名的筆錄進行打印、紙質歸檔;
18.案件歸檔:《公檢法司遠程協同辦案系統》自動存儲音視頻數據、筆錄數據、已簽章數據;